咖啡馆 颜色 色彩心理:探索色彩与人类心理的复杂关系及应用
介绍
目前,关于色彩与人类心理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多,也出现了“色彩心理学”这一概念。尽管色彩心理学尚未被心理学大家庭正式接受,但色彩对人类心理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这门学科也开始被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心理问题。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意识形态、不同的领域,人们可能对色彩的喜好有所不同。但人类共同的生理机制、相似的外界刺激,使得色彩对心理的影响也大体相似。这也为理解一个人的内心提供了突破口,让我们能够通过色彩去理解他人。
心理色彩
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颜色很大程度上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即心理色觉的形成。
在比色学中,色彩的命名是三刺激值(X,Y,Z);(R,G,B);色相、明度、纯度、主波长等。但在生产中,人们习惯用粉红、金黄、翠绿、天蓝、亮不亮、淡不淡、鲜不鲜等来表达色彩。这些通俗的表达方式不如比色学的命名那么准确,名称也不统一。根据这些名称的共同特点,大致可以分为三组,将色相、色光、色泽概括为一组;将明度、亮度、深度、明度、层次概括为一组;将饱和度、鲜度、纯度、彩度、色泽概括为一组。这样的分组只是感觉,并没有严格的定义,含义也不完全相同。
例如色相不等于色光,明度不等于亮度,饱和度不等于纯度、鲜度、深浅。但在评判色彩时,它们也是三个变量,大致可以对应到比色学中的三个变量。主波长对应色相,人们常说的红色,有一定的波长范围,红色只是色度图上的一个区域,人们绝不会把500nm的单色光称为红色。比色学中的明度对应明度、亮度、主观亮度、亮度、明暗、层次。在同样的背景下,明度低的色彩一般比明度高的颜色显得暗。比色学中的纯度对应饱和度、鲜度、彩度、纯度等。
虽然心理色觉这个名称对应着比色学中的几个物理量,但这种对应并不是简单的比例关系,也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它们之间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特性。例如比色学中的纯度分为刺激纯度和色纯度两种。人们认为白光的纯度为零,所有单色光(无论刺激纯度还是色纯度)的纯度都是1。色纯度的定义是彩色光中所含单色光的比例,表示某种颜色与中性色或白光的接近程度。但心理色觉在辨别彩色光与中性色的区别时,认为每种单色光的纯度并不相同。同一种单色光,黄光、绿光与白光的差别并不大,而红光、蓝光与白光的差别则显著。因此,从心理上认为,黄光虽然也是单色光,但其纯度比蓝光要低。 这些色彩与白光的心理差异,通常称为饱和度,以区别于比色学中的纯度。心理亮度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与物体有关的亮度,一种是与物体无关的亮度。例如,透过小孔观察物体表面时,观察者看不到物体,无法判断与物体有关的亮度。但它又与比色学中的亮度有所区别,为了将物体表面的亮度与比色学中的亮度区分开来,称之为明度。
在混合颜色方面,心理色彩与色度色彩也有所区别。看到橙色时,感觉是红色和黄色的混合,看到紫色时,感觉是蓝色和红色的混合,等等。但看到黄光时,感觉不到黄色光能由红色和绿色光混合而成。在心理色彩视觉中,一切颜色“似乎”都无法由其他颜色混合而成。一般认为,有橙色与黄色混合成红色,青色与蓝色混合成绿色,草绿色与黄色混合成绿色等颜色,但不存在黄色与蓝色或红色与绿色混合成绿色的颜色。
因此,在心理学上,色彩被分为红、黄、绿、蓝四种,并称为四原色。红绿和黄蓝通常被称为心理补色。没有人能想象白色能从这四种原色中混合出来,黑色也不能从其他颜色中混合出来。因此,红、黄、绿、蓝加上白、黑,就成为心理色觉的六种基本感觉。虽然黑色在物理上是人眼没有接受到光线的状态,但在心理学上,很多人认为没有接受到光线只是感觉的缺失,而黑色确实是一种感觉。[1]
黑色的
黑色象征着权威、优雅、谦逊和创造力;也代表着坚持、冷漠和防御,这取决于服装的风格。黑色受到大多数高管或白领专业人士的青睐。当你需要表现出极度的权威、专业和品位,不想引人注意,或者想专心处理事情时,比如高管的日常穿着、主持演讲、公开演讲、撰写商业计划书、创作以及从事与“美容”和“设计”有关的工作,你可以穿黑色。
灰色的
它象征着真诚、冷静和成熟。铁灰色、炭灰色和深灰色传达出智慧、成功和强大的权威;中灰色和浅灰色传达出哲学家的冷静。当灰色服装的质量不佳时,整个人会显得呆滞和无精打采,甚至会产生邋遢和不干净的错觉。灰色在权威方面很精确,尤其受到金融行业人士的喜爱。当你需要表现出智慧、成功、权威、真诚、严肃和冷静时,你可以穿灰色的衣服。
白色的
它象征着纯洁、圣洁、善良、信任和开放;但如果白色面积太大,会给人一种疏离感和虚幻感。当你需要以干净利落的方式赢得信任时,可以穿白衬衫。例如,一件基本的白衬衫是粉领工作者的必备单品。
海军蓝(深蓝色)
它象征着权威、保守、专业、循规蹈矩和务实。穿着藏蓝色时,如果配色技巧掌握不好,会给人以呆板、缺乏创意和趣味的印象。藏蓝色适合强调有条不紊和执行力强的职场人士。当你希望别人认真听你说话,显示你的专业权威时,也可以穿着深蓝色单品,比如出席商务会议、新闻发布会、演讲会、在企业文化较为保守的公司接受采访,或就严肃或传统的话题发表演讲时。
棕色、褐色、咖啡色
优雅寓意着稳定、冷静、平和、亲切,给人一种情绪稳定、容易相处的感觉。如果搭配不好,会让人觉得呆板、单调、老气、缺乏活力。当需要表现出友善、亲切时,可以穿棕色或咖啡色的服装,比如参加部门会议或午餐汇报、筹款、做问卷调查等。当不想张扬或引人注意时,棕色、褐色、咖啡色的服装也是不错的选择。
红色的
红色象征着激情、性感、权威和自信。它是一种充满活力的颜色——完全的自信、完全的关注他人。然而,它有时会给人留下血腥、暴力、嫉妒和控制的印象,容易造成心理压力。因此,在与他人谈判或协商时不宜穿红色;在预计会出现激烈的场面时,也请避免穿红色。当你想在大型场合表现出自信和权威时,你可以让红色物品帮助你。
粉色的
粉色象征着温柔、甜美、浪漫、摆脱压力,可以软化攻击,抚慰浮躁。比粉色稍微深一点的粉红色象征着女性的热情。与粉色的浪漫相比,粉色是一种更加自由大方的颜色。在需要权威的场合,不宜穿大面积的粉色,需要搭配其他更有权威的颜色。鲜艳的粉色很容易让人感到压抑,所以不宜大面积使用。当你要和女性谈生意、提出建议,或者需要无穷无尽的创意、安慰别人,或者从事咨询工作时,粉色是个不错的选择。
橙色
橙色充满母爱或大姐姐般的温暖特质,给人亲切、率真、开朗、健康的感觉;介于橙色与粉色之间的粉橙色,是浪漫中带着成熟气息的色彩,让人感到舒适、放心,但如果搭配不当,就会显得俗气。橙色是最适合社会服务工作的颜色之一,尤其需要阳光般的温暖。
黄色的
黄色是明度极高的颜色,能刺激大脑中与焦虑有关的区域,起到警示作用。因此雨具、雨衣多以黄色为主。明黄色象征自信、智慧、希望;淡黄色则显得天真、浪漫、娇柔。要提醒大家的是,明黄色有种不安定、炫耀、甚至挑衅的味道,不适合在任何可能引起冲突的场合穿,比如谈判。黄色适合任何喜庆的场合,比如生日聚会、同学聚会;也适合在想要吸引别人注意的时候穿。
绿色的
绿色给人以无限的安全感,在人际关系的协调中起着重要作用。
该色彩象征着自由、和平、清新和舒适;黄绿色给人清新、活力和快乐的感觉;明度较低的草绿色、墨绿色和橄榄绿色给人以沉稳、知性的印象。绿色的负面含义暗示着隐藏和被动,稍不留神就会显得缺乏创意和脱节,在群体中也容易失去参与感,所以在搭配上需要其他颜色来协调。绿色是非常适合参与任何环境保护、动物保育活动、休闲活动的颜色,也适合在深度精神冥想时穿着。
蓝色的
蓝色是一种既有灵性又有知性的颜色。在色彩心理学测试中发现,几乎没有人不喜欢蓝色。明亮的天蓝色象征着希望、理想、独立;深蓝色象征着诚实、信任、权威;真蓝色、皇家蓝色充满激情、坚定而睿智;浅蓝色、粉蓝色能使自己和对方完全放松。蓝色是艺术设计中使用最广泛的颜色;也是服装中禁忌最少的颜色。只要是适合自己“肤色属性”的蓝色,搭配得当,就可以自信地穿。想平复心情时,需要思考时,与他人谈判或商议时,想让对方听你说话时,就穿蓝色。
紫色的
紫色是优雅、浪漫、哲学气质的色彩,同时又散发着忧郁的气息。紫色的光波最短,在自然界中很少见到,因此被引申为象征高贵。淡紫色的浪漫不同于粉嫩的少女风,像披了一层薄纱,有种高贵、神秘、高不可攀的感觉;而深紫色、亮紫色则充满魅力,带点野性,难以察觉的华丽浪漫。如果天时、地利、人和不对,穿紫色可能会给人一种傲慢、做作、轻浮的错觉。想要与众不同,或者想在浪漫中展现神秘感,可以穿紫色的衣服。
现实
运动潜水
在流行的休闲运动潜水中,人们需要携带氧气瓶。一个氧气瓶可以提供大约40到50分钟的氧气,但大多数潜水员在用完一个氧气瓶中的氧气后,感觉自己只在水下待了20分钟左右。原因之一是海洋中色彩斑斓的鱼类和美丽的珊瑚能吸引潜水员的注意力,因此会感觉时间过得很快。更重要的是,海底是一个被海水包围的蓝色世界。正是这种蓝色麻痹了潜水员的时间感,使他感觉时间比实际时间更短。
灯光
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常见,照明就是一个例子。在偏蓝白色的日光灯下,人们会感觉时间过得很快,而在温暖的白炽灯下,时间会过得很慢。因此,如果纯粹是为了工作需要,最好在日光灯下进行。白炽灯会让人感觉时间很长,容易变得烦躁。相反,卧室里更适合使用白炽灯等让人感觉温暖的照明设备,这样会营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休闲空间。
快餐店不适合等人
快餐店给我们的印象是座位多,效率高,顾客吃完就走,不会久留。有些人喜欢在快餐店会朋友,但其实快餐店并不适合等人。这是因为很多快餐店的装修以橙色或红色为主,这两种颜色虽然能让人心情愉快、兴奋,增加食欲,但也会让人觉得时间漫长。在这样的环境中等人,心情会越来越烦躁。
最适合约会、等人的地方,应该是那些色调偏冷的咖啡厅。说点与色彩无关的,咖啡的香气也能让人放松。在这样的环境中等待梦中情人,相信无论等多久都不会感到烦躁。
颜色对神经和情绪的影响
人们的切身经验表明,色彩对人们的心理活动有重要的影响,特别是与情绪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娱乐活动、军事活动等各个领域中,各种色彩都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和情绪。古代的统治者、近代的企业家、艺术家、广告人等各行各业的人,都自觉不自觉地运用色彩来影响和控制人们的心理和情绪。人们的衣食住行也无时无刻不在体现着色彩的应用:夏天穿湖蓝色的衣服,会让人感觉凉爽,吃肉吃成酱红色,会让人食欲大增。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第一感觉是视觉,而对视觉影响最大的是色彩。人的行为之所以受色彩影响,是因为人的行为往往容易被情绪所支配。色彩来自于大自然的固有色彩,如蔚蓝的天空、鲜红的血液、金色的太阳……看到这些与大自然固有色彩相同的色彩,就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与这些自然物象有关的感官体验,这是最原始的影响。这或许也是不同地域、不同国家民族、不同性格的人对某些色彩有共同感官体验的原因。
例如,红色通常给人带来这些感觉:刺激、热情、积极、奔放、力量,还有庄严、庄重、喜悦、幸福等;绿色是自然界中草原、森林的颜色,象征着永生、理想、青春、安全、清新、和平,给人以清凉的感觉;蓝色使人感到遥远、平和、空灵、冰冷等。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物质影响着人们对色彩感觉的联想,人们对色彩感觉的联想也越来越复杂,例如,经历过“文革”的人和没有经历过“文革”的人对绿色的感觉就不一样。
折叠影响人们的心理和生理
科学研究色彩与人的心理、情绪的关系发现,色彩对人的心理和生理都有影响。国外科学家研究发现,在红光照射下,人的脑电波和皮肤电活动都会发生变化。在红光照射下,人的听觉敏感度下降,握力增强。同一物体在红光下看起来比在蓝光下要大。在红光下工作的人反应速度比普通工人快,但工作效率较低。
(1)粉色有镇静作用
粉色象征健康,是美国人常用的颜色,也是女性最喜爱的颜色。它有放松、舒缓情绪的作用。据报道,西雅图海军监狱、加州圣贝纳迪诺青年之家、洛杉矶退伍军人医院精神病房、南布朗克斯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学校等都观察到了粉色在镇定情绪方面的明显效果。例如,如果将一个狂躁症患者或罪犯关在一间粉色墙壁的房间里,这个人很快就会平静下来;一群小学生在粉色墙壁的教室里,心率和血压有降低的趋势。
还有研究报告指出:在粉色环境中小憩一会儿,会让人感觉虚弱无力,而在蓝色环境中呆上几秒钟,也会让人感觉虚弱无力。有人提出粉色对心理生理产生影响的机制是:粉红光刺激眼睛---大脑皮层---下丘脑---松果体和脑垂体---肾上腺,使肾上腺髓质中肾上腺素的分泌量减少,减缓心脏活动的收缩和舒张,使肌肉放松。
(2)绿色可以提高效率、消除疲劳
与红色相比,绿色能提高人的听觉敏感度,有助于集中思维,提高工作效率,消除疲劳,还能使人的呼吸变慢,降低血压。但在精神病院,单调的色彩,尤其是深绿色,容易使精神病人产生幻觉、妄想。
另外,还有橙色等其他颜色,把工厂里的机器漆成橙色比原来的灰色或黑色要好,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事故率。没有窗户的厂房墙壁可以漆成黄色,可以消除或减少单调的体力劳动给工人带来的压抑感。
色彩心理价值折叠精神价值
人们常常感受到色彩的心理影响,色彩总是在不知不觉中起作用,影响我们的情绪。色彩的心理效应发生在不同的层次,有些是直接刺激,有些是通过间接联想,而更高层次的则涉及人们的观念和信仰。
折叠色彩的材质错觉
色彩的直接心理效应来自于色彩的物理光刺激对人体生理的直接影响。心理学家们已经
颜色
很多实验发现,在红色的环境中,人的脉搏加快,血压升高,容易激动、冲动;在蓝色的环境中,人的脉搏减慢,情绪也趋于平静。有科学家发现色彩能影响脑电波,脑电波对红色的反应是警觉,对蓝色的反应是放松。这些实验都明确地证实了色彩对人心理的影响。
冷色与暖色是基于心理错觉而对色彩进行物理分类。色彩的物理印象大致由冷暖两大色彩系统产生。波长较长的红光、橙光、黄光本身就有温暖的感觉,任何颜色用这种光照射都会有温暖的感觉。相反,波长较短的紫光、蓝光、绿光则有冷感。夏天,我们关掉房间里的白炽灯,打开日光灯,就会感觉到比较凉爽的感觉。
冷暖色除了带给我们不同的温度感觉外,还带给我们其他的感觉。比如重量感、湿度感等。比如暖色较重,冷色较轻;暖色的密度感强,冷色的稀薄感强;二者相比较,冷色的透明感强,暖色的透明感弱;冷色显得湿润,暖色显得干燥;冷色有退却感,暖色有靠近感。这些感觉都是偏向于物理印象的,但并不是物理现实,而是我们心理作用所造成的主观印象,是一种心理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