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古老家族企业排行榜:虎屋日式点心“菓子”
在全球最古老的家族企业排行榜中,虎屋堪称百年老店之一。 自17世纪末江户时代虎屋的名声在日本各省封建领主中传开以来,虎屋作为日本皇室使用的糕点,已有近500年的历史。 虎屋现任社长是该家族的第17代传人。
在日本人心目中,虎屋日式点心就是“goshi”(通“goshi”)的代名词。 那么这个不为人知的家族企业品牌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拥有500年历史的日本甜点
日式点心
虎屋是一家传统的日式点心“和果子”生产店。 目前在日本拥有3家工厂,在东京、京都、大阪、北海道、神奈川、千叶、群马、静冈等地区拥有约80家门店。 它还在法国巴黎设有一间商店。 有一家精品店。
那么什么是“日本水果”呢? 作为深深扎根于日本生活和文化的和果子,制作和果子的原料主要是根据四个季节变化的植物,如红豆、糖、大米、糯米、小麦粉等配料。
和果子经常在日本的传统节日中使用。 例如,逢年过节,人们吃“花瓣糕”,祈求家人一年身体健康、幸福美满。 3月3日“妇女节”,人们吃年糕,戴上娃娃节娃娃,祈求女孩子健康成长。 端午节也是日本的儿童节。 人们吃“糖叶糕”或粽子。 橡树叶具有“不长新叶”、“老叶不落”的生长特性。 用“糖叶糕”祝福家人。 生活还在继续。 此外,日本人还有入学、毕业、就业等关键时刻吃水果的习惯。
1776 年多层水果方形木盒
日本皇室糕点品牌“虎屋”有两个历史渊源。
据说虎屋的创始人是1600年虎屋的主人黑川圆仲。由于日本现存寺庙最早的记载是黑川圆仲,所以黑川圆仲被认定为创始人。 从他算起,到黑川光弘社长这一代,正好是十七代人,跨度五百多年。
寺庙志中有一段记载,将虎屋的历史与皇家点心联系在一起。 1635年的记录中,除了简单提及第一代创始人圆仲去世时虎屋的经营状况外,还记载了日本历史上最后一位女天皇明正天皇探望退位父亲时使用的20种词语。 虎屋点心清单。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黑川圆仲是虎屋制作的御点心,还是从其他地方学来的? 为什么相关记载来自寺庙志呢?
我们先来说说上一个问题。 虎屋的代表点心是“羊羹”,这也是最早的点心。 是日本皇室赠予外宾的和果子指定店。 其主要原料为红豆、砂糖、寒天,也是日本的代表性点心。 传统糕点。
鲁迅的弟弟、现代散文家、诗人周作人在《羊肝饼》一文中写道:“有一种东西,是这个国家生产的,运到国外四五百年,然后就被“运回来了,却被改成了别的东西。这对任何事物来说都是如此,但在饮食偏好方面尤其明显。比如著名的茶点心‘羊羹’就是最好的例子。” 原来,日本的和果子羊羹来自中国。 进口的“国货”实际上是从镰仓时代到室町时代(宋元明左右)随着禅宗传入日本的。
第二个问题是,虎楼品牌的历史渊源中为什么会有一个和尚的故事,并且在寺庙的相关档案中是否有记载? 以虎屋馒头为例,它与日本僧人的传说有关。 南宋公元1235年,日本僧人圆济西行求法,来到中国拜拜杭州景山寺无尊禅师。 (我们《龟甲万》一文中也提到了杭州景山寺,它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场所。)
在景山寺,圆儿和尚学会了包子的制作。 恩治回国后,向一位好友、福冈(当时称为“博多”)一家“虎屋”店的老板教授了包子的制作。 僧人圆治圆寂后,花园天皇(镰仓时代第95代天皇)授予他“法一国所”的称号。 他生前为“虎屋”写下了“后满十所”的牌子,因此虎屋被视为日本包子的开端。
1925年的虎楼
1788年3月7日,日本历史上最严重的火灾“天命火灾”,两天之内从郊区烧到皇居。 京都大部分地区被烧毁,虎屋也未能幸免。 为了振兴虎屋应对危机,时任第九代老板的满里从管理机制入手,编制了一系列规则和《员工手册》,大部分延续至今。 到了1869年,江户时代末期,由于日本政治、社会动乱,虎谷裕也随着“迁都”从京都迁往东京。 Toraya是一家长年被皇室使用的小吃店。 需求有了,怎么能不“动”呢?
从现代企业形态来看,虎屋已有70年的历史。 1948年,虎屋株式会社成立,并在池袋的东方百货店开设了第一家专柜。 随后,他们在许多百货公司或火车站、机场开设了连锁分店。 法国巴黎店于1980年开业。1993年,他们开设了纽约店,但十年后再次关闭。
如何打造17代人传承的品牌影响力?
虎楼品牌用中国人的话说就是“老字号”。 那些堪称“老字号”的,往往是数百年甚至上百年的商业、手工艺竞争中遗留下来的精品,成为公认的品牌。 比如有245年糕点历史的“稻香村”、北京风味的“正明斋”等等。
虎屋巴黎店
今天的虎屋正处于世代更迭的过程中。 第17代店主、虎屋社长黑川光弘的长子黑川光治也是第18代接班人,有望接任。 黑川光治今年30岁,现任社长室主任。
虎屋第十八代传人黑川光治
我们在很多文章中介绍过,长子继承权是日本家族企业继承选择中的一条传统主线。 中日两国虽然同属东方文化体系,但对家的理解仍存在较大差异。 对于中国人来说,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单位。 对于日本人来说,家族,比如虎屋“黑川”家族,更多的是一个名字,其核心是家族企业。 以家族企业为中心,出现了长子继承制和收养制。 在企业中,有终身雇佣制和强调期限的雇佣制。
作为家族企业,品牌实际上就是家族的形象代言人。 由于虎屋最早的记载是寺庙,因此虎屋的一些经营原则和服务精神也与佛教所宣扬的理念有一些相似之处。
此外,虎屋黑川家族还制定了一些家规和座右铭,这些都体现在管理和服务水平上。 例如:每天早上6点必须打扫店面; 又如:礼貌对待每一位顾客,无论资历、性别; 又比如:如果前辈有行为不端,就坦白告诉他们等等。
虎屋社长、第 17 代继承人黑川光宏
现任社长黑川光博于十多年前上任。 父亲是虎屋第16代传人黑川光人。 他父亲决定在法国巴黎开设一家商店。
黑川光弘接任后,面临着一场商业危机,那就是西式糕点的入侵。 年轻人崇尚潮流。 如何留住日本年轻一代,是黑川光宏极力拯救的问题。 当然,如果老思想停留在传统文化的保护上而不进行创新,年轻人对和果子的兴趣就会不大,传承中就必须做出改变。
虎屋糕点
去过虎屋店的人经常会拍下那些融合了味觉、嗅觉、触觉、视觉、听觉“五觉艺术”的日式点心产品。 事实上,这只是虎屋转型的表面。 更重要的是核心部分,比如企业价值观。 、制度和企业文化。
就拿几年前日本媒体的一则新闻来说,“70岁的总统坐飞机送蛋糕”。 虎谷的投诉热线位于社长办公室。 有一天,一位来自福冈的名叫池田的顾客抱怨说,他前几天去东京出差,给虎屋买了糕点寄回来。 打开一看,发现这些不到1500日元的糕点,现在只值1000日元。 元。
亲自接电话的70岁社长黑川光博很快就向池田道歉。 第二天凌晨2点,他赶到机场搭乘最早的航班,亲自将糕点送到了池田家中。 1000日元,约合人民币60元。 为了赶上池田的早餐时间,我从东京飞到福冈,往返费用3万日元。 这个品牌故事对应了黑川家族传承下来的经营管理方法:“最差的策略是留住金钱,最好的策略是留住店铺,最好的策略是留住顾客的心。”
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管你经营什么生意,你都是在经营人心!
虎屋的标志
又如,1982年,巴黎虎拉雅店的一名法国女员工怀孕,要求休两年假。 这在日本公司是不可想象的。 但了解后才知道法国也有这样的做法。 此后,虎屋开始逐步完善员工及其后代的长假和教育制度。 比如在请假方面,规定因孩子的教育或者孩子生病可以给予特别假。 黑川光弘2008年上任后,增加了允许照顾老人请特别休假的制度,同时在弹性工作时间制度的基础上还提供了在家工作的制度。
服务业通常全年开放。 要想善待客户,首先要善待员工。 美国万豪酒店创始人曾说过:“照顾你的员工,他们就会照顾你的客人。” 无论是美国、日本还是中国,如何提高员工敬业度和忠诚度的原则都是一样的。 让企业与员工和谐共存!